
中国在崛起,韩国却陷入了困境?
根据华为发布最新财报,2023上半年净利润高达465.23亿元,同比增长218%。
这就意味着,被美国以举国之力突袭之后、受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多轮打压制裁后,哪怕丟掉了全部海外手机业务,华为依旧在短短的六个月内就逆转出了惊人的利润,可谓创造了奇迹!
相反,曾经风光一时的韩国巨头企业三星的数据,却是让人大跌眼镜。今年第二季度,三星仅实现36.4亿人民币的利润,同比下降了95.3%。
上一次这么惨烈,还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;从单月盈利来看,华为的利润甚至是三星的6倍还多!
大堆曾经是“大宝贝”的芯片库存沦为“电子垃圾”,芯片库存2724亿积压成患,大批韩媒不骂华为了,调转炮口怒斥自家的三星:“三星为韩国带来了巨大耻辱!”
别忘了,曾经华为凭借着优秀的芯片设计,华为一度要将韩国三星挑落马下,全球第一手机厂商的宝座也曾差点唾手可得。
但也只差那么一点点,华为就招来了美芯制裁封锁,三星同样加入美芯联盟,就用这么一种“胜之不武”的方式保住了自己的宝座。
但也是这么差一点,激起了华为从头来过的决心,四年间完成了全面国产化,再次挑战曾经没能战胜的对手。
华为与三星,利润“逆转”的意义
卡脖子卡着卡着,被卡脖子的已经活蹦乱跳;反而是卡别人脖子的韩国三星气喘吁吁,险些话成了“半瘫痪”。
两大科技企业的利润逆转,对于中韩两国而言,究竟意味着什么?华为突破封锁的意义何在?
在举世瞩目之下,美国的多轮制裁还是没能取得成功:第一,华为没被打死,第二,华为不仅没被打死,还能每年掏出238亿美元的研发经费投入高端技术领域。
用上百亿美元投入,在华为上研所,组建了一支两万名精英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,攻克了14000个零部件的国产化,还有麒麟芯片、还有鸿蒙系统,拜登团队真是一根脖子都没卡住。
美国三轮制裁,就这样制裁出了一部纯国产化的mate60手机,一颗纯国产化的麒麟9000S芯片。
日前据产业链人士透露,华为新机出货量已达千万台,这会给华为带来更多研发资金,将让中国步入科研的正循环!
那么现在问题来了,韩国呢?在韩国三星接二连三的爆雷后,在韩国主动与中国消费市场“脱钩断链”后,韩国还有多少底气,在高新技术领域,继续与中国分庭抗礼?
韩国三星:遏制中国,却崩了自己
曾几何时,三星,像苹果一样也是高端品牌,凭借领先的芯片技术、装载着其手机价格常常高达六七千元,在中国赚到的钱,又能回流韩国本土,支撑韩国科技产品进一步提升。
那时国产的手机,包括华为在内,很难以与之竞争。
从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后,依托着十多亿人口的市场潜力,三星每年至少从中国市场赚取200多亿美元。
但在2016年三星电池问题爆发后,三星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变得傲慢,其手机质量频繁出现问题,却忽视了中国市场,将中国消费者当作冤大头。
最终三星手机通过一系列“神操作”,自己把自己赶出了大中华区;不仅如此,如果只是失去手机业务,但只要能保住芯片、家电等多个在华业务,三星仍然是大有可为。
但三星没想到,连这最后的“阵地”没保住,杀死韩国三星的,竟会是“自己人”!
在尹锡悦政府领导下,加入了美芯联盟的三星注定将会站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对立面。
即便是三星极力通过各种方式想要回归中国,但显然中国消费者已经不再感冒。而在芯片领域,以长江存储为首的多家大陆芯片商,已经在市场和技术两个维度实现了对三星的赶超。
经过一系列的“神操作”后,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巅峰时期的20%下滑至不足1%,导致存货积压,面临着4600亿的巨额亏损。
而经过一番挫折后,三星如今头顶着美芯禁令,又试图重返中国市场,投资1800亿在西安建厂,还宣布旗下SDI电池将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。
但随着华为麒麟芯片的崛起,让我们有了更多底气说“不”。
韩国的反思
三星电子的营收和利润的巨大暴跌,不仅影响了该公司本身,还对韩国整体经济和科技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。
这一事件也引发了韩国媒体的反思,他们开始认识到,过于依赖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是危险的,过于敌视中国科技发展更是危险中的危险。
随着全球技术竞争的升级,韩国需要的是走正确的路,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,以确保国家的经济和安全利益。
